一位已經進入職場實習一段時間,且將正式投入職場的應屆畢業新鮮人來問阿姐,畢業後想找的工作跟實習時的工作如果不同,要如何在面試時解釋?
實習經驗真的對找工作有幫助嗎?人資這樣說

(資料照,記者蘇孟娟攝)


阿姐請她從下列幾項思考起。

1. 找出產學差異 - 學校主修與實習經驗比較

方誌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每個業務員一定會遇到挫折,例如:沒有達到該月業績目標,或是看到同事在成交率上大躍進,自己卻碰到撞牆期。這些困難都可能在業務生涯中遇上,此時該如何克服低潮?
業績不好怎麼辦?照著這5步驟做就能擺脫低潮

圖片來源: franchise opportunities 樂威壯


銷售訓練師 Bill Caskey 指出,低潮往往來自銷售上的能力不足,必須先調整自己銷售上的特質後,再運用五個步驟面對業務壓力的恐懼、戰勝低潮,才能衝出最大潛力。

正視恐懼才能戰勝低潮

方誌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中國大陸工作了幾年,近幾年觀察到有越來越多的台灣年輕人,大學一畢業,就跑來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大城市打拼了。相較於過去在台灣工作了幾年再被挖角,現在來大陸工作的台灣人普遍年齡下降,許多人拼的也不再是專業,而是新鮮的肝。
台灣人才在中國大陸的優勢是什麼?──便宜、有品味、半個局外人

越來越多人說,台灣年輕人在大陸的優勢在下降,現在跟大陸人是站在同一起跑點了,過去空降過去當高管的好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。其實,不只是台灣人,很多洋老外或是海歸留學生,十年前在中國也是橫著走的,但他們如今在職場上的議價能力,也已經越來越低了。

回頭想想,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。世界上有哪個國家,對外人可以長期持續地比對自己人好的?例如在美國,無論再優秀的移民,比起從事同專業同職級的美國本地人,待遇也多半都還是差了一等。這倒未必是因為歧視的關係──本地人能夠更好的掌握本地產業生態,了解當地消費者的心理,本來就有先天優勢。

方誌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同事遇到客戶來找就推工作,自己混水摸魚滑手機;一起吃中餐老是忘了給錢......當下總不好意思拒絕,但長期下來,心裡卻很不是滋味。
工作老是被凹...如何拒絕職場上的情緒勒索?

圖片來源:rawpixel.com樂威壯


下班後,先生推開家門,默默地走向書房,一人呆坐在房裡。我總覺得不太對勁。「唉,說了你也不會懂。」先生低頭說著。

很多時候,夫妻因為這句話拉開距離,長久下來,就成了熟悉的陌生人。

方誌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工作中,最困難的會讓人覺得根本無法完成,要完成所有的工作得耗費極大的心力,於是我們便不可能提起勁。不過,有個好辦法可以讓你輕鬆產生動力,那就是在行動時,把自己當作地球上最懶惰的人。
以一種懶人心態來開始工作吧!

奇妙的是,你愈是緩慢地開始,愈能迅速地完成。
美國汽車大王亨利.福特(Henry Ford)曾對他的同事說,沒有他們做不了的工作,如果他們願意把工作拆分成很多小塊的話。當你把一項工作拆分之後,特別注意在著手處理第一小塊時讓自己放慢速度,緩慢、輕快地去做。因為重要的不是你做得有多快,而是你正在做。

方誌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個好的工作職缺,應徵者少則數十位,多則數百、上千位,競爭激烈下,如何獲得青睞?
求職信是應徵的第一關!千萬別犯這5種錯

圖片來源:Search Engine People Blog樂威壯


一般求職者都有共識,要用心準備履歷、自傳、作品,但其實在進入「履歷」PK之前,求職信是第一道篩選關卡。表達清晰、得體的求職信,看起來沒什麼難度,事實卻是,為數不少的求職信,不自覺中犯了很ABC的錯,主旨不明、什麼都寫了就是沒說要應徵什麼職缺⋯⋯,這些無心的瑕疵,很可能讓你一秒鐘就被丟到信件垃圾桶,這時候履歷寫得再精彩也無緣見光了。專門提供履歷諮詢、職涯建議的資深顧問Mark Slack提出,寫求職信時須避免犯這五種錯,才能為你打開機會的大門。

一、避免冗長

方誌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今天要來談談另一個類似的問題:看成功人士的書是否有用?
看名人傳記能學習成功之道?成功從來不是只靠做對一件事

圖片來源: Mark Probst樂威壯


之前分享過一篇文章,是關於為什麼心靈成長和勵志類書籍有用?

之所以有效,是因為透過這些書籍,把注意力放到正確的地方,而這些注意力決定了後續的成就,如果看完相同的書卻沒有改變注意力,那就會覺得看書沒有用了。

方誌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據統計,假如人們用三個月的開車時間收聽勵志或教育類的有聲書,就等於上了一學期大學課程。不過大家是否能老實的戒掉聽搖滾樂、看手機或抱怨爛交通和老闆的習慣呢?
開車不能XX!不然要幹嘛?

如果我們在開車時就只是聽音樂,或抱怨糟糕的交通,那就是在破壞自己繼續向前的心情。此外,如果在這段時間內聽多了所謂的「新聞」,我們對生活的認知也會被嚴重扭曲。現今的廣播新聞節目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:讓聽眾震驚或悲傷。為此,他們會挖空心思,在全國甚至全世界搜羅出最粗俗不堪和駭人聽聞的故事。

我曾為一家報社工作,對此深有體會。如果當天沒有發生凶殺案或性侵案,新聞編輯室裡會一片恐慌。這可是我親眼所見!為了讓報紙的頭版頭條夠醒目,他們會不厭其煩地翻閱各種專題報導,看看其他州是否發生了足以上頭版的狠毒事件。如果實在沒有溺水身亡的事可以報導,他們便會很勉強地刊登一則某人差點溺水身亡的消息。

方誌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阿和做著人人稱羨的工作,突然決定要離職,「工作太沒有挑戰性了,雖然主管一直慰留我。因為我還年輕,想要多充實自己,才離開,而薪水絕對不是我最在乎的。」
我離職了,因為看不到未來發展

圖片來源: Quinn Dombrowsk 樂威壯


下班時,我的手機傳來這則訊息。「家德經理,我最近已提出辭呈了,很開心可以在銀行與您認識。希望離職後還可以保持聯繫。我轉戰高科技業了,細節等您上來台北我們見面聊。」

傳訊息給我的是阿和。一位研究所畢業沒幾年的年輕人,也是我的遠方同事。他的離職讓我小小錯愕,因為他的工作內容是人人稱羨的幕僚工作,怎會離職呢?

方誌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當一天工作即將結束,有多少人心裡浮出的一句話是「我累了」?是心累了,還是身體勞累?
心寒的5個警訊!你該認真考慮換工作

圖片來源:timquijano 樂威壯


已經無法再像從前那樣燃燒小宇宙為企劃案挑燈夜戰,也不再為了主管的稱讚而感到興奮了嗎?

人們往往期待能穩定且安心的做一份「天職」,但就像我們從小到大不斷改變未來志向,第一份工作可能也不是真正的終身志業。美國人力資源資深副總裁的Liz Ryan即在《Forbes》雜誌中分享,如何檢測自己是否該轉向其他環境,找回對工作逐漸消逝的熱情。

方誌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